心理导读:强烈的自责底下其实蕴含着更多的指责。一旦养成这种习惯,自我很容易体会到不胜任感和不安全感,而陷溺在不胜任不安全的负性体验中,又会加倍地自责,从而形成了自我苛责的恶性循环。
也许彼此还爱着,可伴侣不了解他的感受。近在咫尺的爱人,仿佛愈来愈遥远。最终,挚爱的心变得冰凉。亲密与激情,不再上演。
更深层的真相是,强烈的自责底下其实蕴含着更多的指责。
他的认错,不是美德,而是一种病态的自责。一旦养成这种自责的习惯,他的自我很容易体会到不胜任感和不安全感,而陷溺在不胜任不安全的负性体验中,他又会加倍地自责,从而形成了自我苛责的恶性循环。
那么,让一个人产生这种过度自责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在于童年时批评式的父母。
批评式的父母,无形中扮演了“好警察”与“坏警察”的双重角色。“好警察”奖励那些可取的行为,“坏警察”惩罚那些不可取的行为。父母以此把孩子,塑造成他们期望的样子。
当母亲或者父亲使用严厉的批评,作为管教孩子的工具时,孩子感到了对惩罚的恐惧,和对父母的不信任。迟早有一天,孩子会发现,只有自己做到完美,才能得到父母的爱,可是人无完人,所以父母对自己的批评,终究无可避免。
既然,生活中总要不断地受到父母的批评,那么,孩子不如先发制人——假定批评是有用的和必要的,然后仿照父母批评自己的方式自我批评。在父母批评自己之前,孩子开展了自我批评,把父母批评的原版,翻版为孩子高仿真版的自我批评。
这种自我批评的方式,是孩子自然的反应,和对自我的保护。孩子率先进行自我批评,至少让父母的批评显得有点“无短可揭”,好像孩子在对父母说:“我已经知道我错了,我很糟糕,请你们就不要再说难听话了吧。”
这种防御性的姿态,源于动物不想被排斥和放弃的天生愿望,是基本的生存本能。
抑制自责的建议:
-审视自己的想法。在日记或手机上记下那些自责的论断──我是一个失败者,我是个白痴,我很丑──记录自责的观点,是有效觉察自责模式的第一步:这一个步骤就可以有效降低自责的强度和频度。同时记下在什么情况下你会有这种想法,看看是否能够发现其中的规律。
-评价你的论断。审视自己的用词,判断你的标准是主观臆断的还是公正合理的。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个“差劲的人”,那么你一直都很差劲吗?是不是有时候你还是很能干的呢?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常常会发现自己的观点是相互矛盾的。
-重新评价你的价值观。确定你苦苦为难自己要达到的目标是值得争取的。有些目标,比如善良、正直、律己,能让生活更有意义更有质量(是值得争取的),其他一些目标则只会让你感到自身的缺陷。
对于自我的认知是可以改变的,然而在你的大脑中创建出新的思考方式。你的想法改善了之后,免疫系统得到改善,消化能力会更好,焦虑感也会降低。
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在脑力和情感方面都有很多的能量可以用来做很多别的事情──包括帮助其他人培养良好的自我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