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关系本身就是交换,哪有什么无条件?
“我不过是想找个人全心全意的爱我,无论我怎样,都依然无条件爱我,与我有什么和我怎样无关。”
“难道人跟人之间就只有条件交换吗?一定要这么赤裸裸的现实吗?难道就不能有两个人的友谊/爱情可以彼此不是因为交换,而是因为真心而在一起吗?”
我常听到这种抱怨,为什么不能给他无条件的爱,为什么不能爱他的全部,为什么爱要有条件或者交换。
以前读小说看电视听故事多了的时候,我也曾产生过这种幻想:多么想有个人可以给我无条件的爱,无论我怎样。
后来随着慢慢长大,我很无奈的承认了一个事实:无条件的爱不存在,每份爱,每段关系,都是有条件的。
曾经我还天真的举例:太阳对大地的爱,神对世人的爱,妈妈对孩子的爱,梁山伯对祝英台的爱,都是无条件的。
后来我又一一把它们推翻:太阳爱你吗?太阳只不过是在做自己的事情,影响到了你而已。你对它做过什么呢?没有互动的爱,也叫爱?它暴晒你不管你感受的时候,也叫爱?妈妈会很爱孩子无可否认,但是妈妈对孩子的爱怎么会没有条件。当小孩子学习好的时候,做对了的时候,听话的时候,妈妈的关心、表扬、亲近就会多很多,当孩子做错了的时候、学习差了的时候,妈妈就会责怪、批评。从孩子的角度来讲,爱是有条件的,当优秀了爱就多,当犯错了爱就少。无论妈妈怎么中立,她都无法做到中立不让自己的价值观影响对孩子的态度。即使她做到了中立,她也还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你是我的孩子,流着我的血,我才爱你。梁祝和罗密欧等人的爱,就不说了,和琼瑶阿姨与韩剧中的故事一样,现实中没见过。
爱是有条件的。假设这个结论成立,那么就有了我这次想讨论的主题——
1、所有的关系,本质上来说都是一种交换。
2、没有交换,就没有关系。一旦关系建立,就意味着交换的开始。没有可交换的时候,关系就结束。
然后我想说说交换的3个层次:
物质/现实层次的交换。你在现实层次上想得到某个人的某些东西,于是你靠近他,他补给你。比如说你想获得某个职位、金钱、资源等。因为这对你有利,而你又很清楚你要的是什么,所以你就会主动或被动的去跟能给你这些资源的人搞好关系。有的爱情也是如此,为了得到而结婚。这是赤裸裸的交换,是意识层次的。当这些交换不能满足你的时候,你就会失望或者自动化疏远。
情感/心理层次的交换。你在心理营养上有部分缺失了,可能你孤单,需要被倾听和理解。可能你无助,需要被安慰和保护。可能你害怕,需要被陪伴和连接。可能你需要被认同,需要人给你赞美和表扬。可能你脆弱,需要人给你鼓励和勇气。总之,你在情感、心理营养的某个部位缺失了,你需要一个人补给你。当能够补给的这个人出现的时候,你自动化的就会靠近他。这是情感/心理层次的交换。一旦你有天看了心理咨询师,或者开悟了能够自给自足了,或者你找到了另外一个人更能够满足你了,你就不再需要当初这个人了,你跟他的关系自动化的就会疏远。当然,你可能依然对他心存感激,但也只是一种疏远后的感激。
精神/灵性层次的交换。俗称很聊得来。你跟这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很有共鸣。你们有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语言。和他聊天的时候,就像是和自己聊天一样。这就是高山流水话知音吧。当他能够给你输入共鸣感,你就愿意靠近他,那感觉很舒适。但是这也是会变的,当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们的兴趣有转移,你们的价值观有变化,然后你发现你们可以聊得来的越来越少,于是也自动化疏远了。
友情格外如此,和朋友的亲密与疏离,无不遵守此规律。其实爱情也是这样的,当激情爱产生,你们因为彼此的外貌、外在拥有等相互吸引,而后开始转换成伙伴爱:即是否能在第二三层次上有更多的融合和相互补给。亲情某种程度上也是这样的,妈妈对孩子的情感补给显而易见,而其实孩子的存在,也满足了妈妈很多关于自恋、母爱付出、价值感等心理需求。而我们看到很多亲子关系在第三层上也能相互交换,他们就是亲密的亲子关系。一旦他们产生强烈的冲突,在第二层次上也不能再交换满足,那么他们即使血缘关系也会在心理上断绝关系。当然,第一层就是:我爸是李刚,虽然你疏离我待我不好,但是你有钱,所以我还是不想离开你而断绝关系。
一段关系的建立,可能各有所需,你们可能需要的层次不一样,但是各自能从身上获得满足,于是你们就建立了关系。第一个层次是意识层次的,人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是第二三个层次,常常是潜意识的,人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所以有时候会自动化疏远了,反而感觉到难过和黯然神伤。系统的动力,不满足交换的条件后,就会自动化疏离。不是你想刻意维系就容易维系的。如果在这几个层次上开始失衡,即双方的交换不对等,也会趋向于疏离。这也就是你会看到,很多曾经要好的朋友,都慢慢不再联系。即使依然要好的,也是在第二三层次上没有怎么变过。很多海誓山盟的恋人,都爱着爱着就淡了。
所以脾气不好、性格古怪、总伤害人,并不一定是毁掉关系的原因。这只是第二层次的缺失和不能交换而已。如果你能给对方第一层次的现实满足,而且他刚好很需要的话。如果你能在第三层次上和他有共鸣交流,这个一般人都需要。你即使脾气再差,对方也不会太过于在意,顶多埋怨下,而不会没有了感情破碎了关系。一个和你有共同语言,能够懂你的人,而且你不怎么缺心理营养,你是可以忍受这个人的各种奇奇怪怪的脾气的。
只是,如果你既不能在第一层次和对方交换,又不懂他的精神世界,又不知道对方所缺的心理营养是什么,那么你还想要对方在第二层次满足你,能够随时补给你心理营养,甚至要求他在第三层次懂你。那,结果会怎样呢?
结果就是,你必然是对他形成负担。因为他对你没有母爱/父爱一样的心,来通过对你付出获得自己的人生使命感,没办法,你的DNA里没有他的一条染色体。
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依然期待对方可以无条件爱我们,希望拥有一段纯洁不功利的关系,无论朋友还是恋人。依然期待一个神一样的存在,可以无条件的满足我们,不离不弃。这就是全能感,我们幻想出来的神,然后把他来比较了我们现实中的关系。
那我们只能回到3岁以前去,寻找我们的妈妈。只有3岁前的孩子,才需要无条件的爱的。虽然妈妈那时候也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你要乖、别乱哭。如果那时候你没有感受到过无条件的接纳,你可能一辈子都在寻找找这个东西,直到你意识到。
是的。当你意识到,你就有了选择的权利,你可以改变,并停止索要这个无条件的接纳,是可以改变的。
你可以创造你想要的关系,你也不必害怕任何关系的破碎。你不需要对方来给你承诺,保持稳定,不离开你来给你安全感。这不是你要求和索取来的,而是你创造出来的。因为关系本身就是交换,即你能满足他的时候,他也能满足你的时候,你们的关系就是永恒的,安全的,不破碎的。
前提当然是,你要去创造,而不是索取。
这是一个成年人的基本姿态。
你要去看到,你所渴望的无条件的爱与接纳,是全能感的幻象,是你拿出了全能的神和你的关系,与你现实中的关系做了比较。
很残酷的是,我们的所有关系都充满了交换。很现实,很血腥,很不纯洁是吗?我想到了几种无条件爱的可能性:比如没有关系。只有没有关系,才会有无条件的爱,像是太阳对你,像是被人们幻想出来的罗密欧们。比如3岁前孩子对妈妈全能感的幻想。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呢?正是因为关系本身是交换,才让我们有了选择和创造的可能性,或者说,交换本身就是纯洁。所以我们值得也正拥有纯洁的关系。
如果,你依然渴望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接纳,那就为自己去做。这个世界上,当人长大,就要做自己的妈妈,对自己不离不弃,无条件接纳自己,爱自己。而不是把不能对自己做的这部分投射出去,要求别人再来为自己做。